4月23日,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荷桥村(cūn ),万年县春耕“开秧门”活动举行。图为村民(🌇)们(men )拔秧。丁紫(🖌)薇 摄 眼下,正(zhèng )值春(♓)耕春播黄金时节,在江西鄱阳湖畔,一(😚)幅幅(fú )别具一格的水上“春耕图”正徐徐展开。近年来,江西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(fā )展理念,将传(👕)统渔业生产(🔃)与生态保护、富民增收(💣)有机结合,走出一条“绿水青(qīng )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的特色发展之路。 奥斯卡记者 吴鹏泉 (🎄)长期以(yǐ )来(🛋),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和(🥦)地点,是国际学术界(jiè )颇为关注并积(💔)极探索的重要课题。随着藏在泥土里的万年稻面纱被揭开,科学(xué )界将万年县确定为世界稻作(🐥)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。 “这里的(😙)水田都是高(gāo )标准农田,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田间,给大家的田(tián )间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。我(💢)们一般在下(🕹)午投喂饲料,次日凌晨捕(🎰)虾,目前(qián )每天出虾近500斤。过去种地是看天吃饭,现在搞‘稻虾共作’,只要技术到位,收入稳定又(🙆)可观。”汪青根介绍。 “目前,我们已经(🐌)开始在水田插播再生(shēng )稻,等到5月中(🚠)旬成虾基本捕捞完毕,到6月初会再(zài )投放一批虾苗。”罗航介绍,“稻虾共作”模式的平均亩产值可达(🐠)8000元左右,是(shì(🍇) )传统单一水稻种植模式(🥩)的3倍。